2025年9月3日,中国将举行“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”。不出意外的话,此次阅兵式中国将再次展示一大批的新武器。
站在美国的视角上,估计美国最怕的还是中国展示新的高超音速导弹。
在“9·3阅兵”上,中国可能展出的当前还没有的武器,无外乎就是六代机、轰-20、新型无人机、新的高超音速导弹等几类。
在这其中,由于官方已经说了展示的都是国产现役装备,因此以目前公开的进度来看,之前大家期待的六代机和轰20出现的可能性应该是不大了。如果这样的话,那新型高超音速导弹的影响力,估计就是最大的了。
因为轰-20的形象是“追赶B-2轰炸机”的形象。六代机领域虽然中国比美国进度快,但美国在航空工业领域有巨大的技术积累,美国未必不能在六代机领域追上中国的进度。对于无人机,绝大多数普通人并不将其当成正儿八经的武器。
只有高超音速导弹,同时具备“先进武器”的形象,又是美国在不断追赶中国的一个领域。
美国是公认的“世界第一军事强国”,但美国在高超音速导弹这么重要的技术领域落后于中国,那大众还会认为美国是“第一军事强国”吗?
如果中国在“9.3阅兵”上又展示了新的高超音速导弹,那么美国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,和中国的技术差距将进一步拉大。
介于中国第一款,也是全球第一款服役的高超音速导弹——东风-17导弹,是在2019年的阅兵式上首次公开亮相的,那么这次的“9.3阅兵”,中国自然也有可能展示新的高超音速导弹。
并且此次中国可能展示的新型高超音速导弹它不仅是“型号新”,而有可能是“技术新”。
当前全球所有现役的高超音速导弹都走的是“助推+滑翔”的技术路线。也就是先用“火箭”推动弹体到一定高度和一定速度,然后连弹体带弹头,或者是包含弹体的弹头在大气层边缘或之内进行滑翔机动。
但是在“助推+滑翔”技术路线之外,还有另外一种高超音速导弹的技术路线,只是因为该技术路线在技术门槛上太高,所以一直没有相关导弹服役罢了,它就是“吸气式超燃冲压型高超音速导弹”。
所谓高超音速导弹,是指能在大气层内或者边缘机动,并且速度达到5马赫以上的导弹。
但是因为空气带来的巨大阻力,导弹在大气层内要么没法达到5马赫速度,要么就没法获得具备实战能力的机动性。
“助推+滑翔”高超音速导弹,先是用传统的“火箭”将弹体推到5马赫以上的速度,然后靠着特殊的弹头在大气层内具备一定的机动性。
相较于传统弹道导弹,“助推+滑翔”高超音速导弹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在大气层内或边缘具备机动性。
传统弹道导弹相当于“高科技抛石机”,本质上还是裸猿丢石头。
“助推+滑翔”高超音速导弹则相当于这个“抛石机”丢出去的是飞机(特殊弹头),这个“飞机”可以借助“抛石机”获得足够的速度,同时自身也有一定的机动性。
“吸气式超燃冲压型高超音速导弹”,就相当于这个“飞机”在不借助“抛石机”的帮助下,自行从地面起飞并达到5马赫以上的速度。
我们上边说过,因为空气带来的巨大阻力,飞行器很难达到5马赫以上的速度。但如果能搞定“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”技术,那么这个飞行器就能靠着这种新发动机,硬生生推到5马赫以上的速度,就像当年人类搞出喷气式发动机后,各种飞机的速度立马突破了1马赫一样。
在原理上,这种“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”依靠自身极快的速度,将空气中的氧气“压”进自己的燃烧室,然后氧气和燃料混合燃烧后会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,从而产生远强于传统发动机的推力,将飞行器的速度推到5马赫以上。
“吸气式超燃冲压型高超音速导弹”相较于“助推+滑翔”高超音速导弹,有着体积小、射程高、机动性强等优势。
体积方面,“助推+滑翔”高超音速导弹借助“火箭”的力量达到5马赫的速度是有代价的,这个代价就是其需要大量的氧化剂。
火箭这玩意让燃料在一个封闭的“燃烧室”里面燃烧,自然没有外界氧气的介入。
没有氧气介入,那其燃料就需要大量的氧化剂。
这就会导致同样是100公斤燃料,“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”用的就是纯燃料,火箭装的100公斤燃料里超过70公斤都是氧化剂。
如此一来,如果“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”用100公斤燃料能跑100公里。后者就只能跑30公里了。
对“燃料”的需求大幅度降低,那么“吸气式超燃冲压型高超音速导弹”少装燃料就能大幅度缩小体积,装和传统导弹一样的燃料就能大幅度提升射程。
至于机动性,“吸气式超燃冲压型高超音速导弹”纯靠发动机的力量飞到5马赫,不像“助推+滑翔”高超音速导弹靠特殊弹头利用气流进行机动,那自然在机动性上要高很多。
将拉开更大的差距中国这些年来,在“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”的技术发展上也有不少的成果。
在2015年之前,中国就完成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地面、飞行试验。这些年也一直在推动“吸气式超燃冲压型高超音速导弹”的研究。
其实这种导弹美国也有相关项目,那就是其空军的AGM-183A高超音速导弹项目。
这款导弹就是一款用了“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”的高超音速导弹,主要挂在B-52这种重型轰炸机上发射出去,速度最大可以达到5马赫。
但因为美国一直没法解决其技术问题,该导弹截止到2023年8月进行的5次飞行测试有4次失败,完全不具备服役条件。
到2023年3月份的事后,美国空军宣布AGM-183A导弹项目取消(取消项目后进行了2次测试),一直到2025年6月份美国空军不知道什么原因,宣布可能重启该导弹项目。
如果中国在“9.3阅兵式”上展示了“吸气式超燃冲压型高超音速导弹”,那么中美之间的高超音速导弹技术就差不多拉开了10~20年的技术差距了,美国在该领域就全面落后了。
信息来源:
【1】环球网·《5次测试4次失败,美国空军:不要了》
【2】环球网·《中国超燃冲压发动机及飞行试验技术实现跨越》
【3】观察者网·《下马一年后 美军AGM183A要打赢复活赛?》
举报/反馈垒富配资-网上炒股开户-配资门户官方平台网站-股票去哪里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