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届男篮亚洲杯,中国队的开局让人眼前一亮。
三战全胜,场均赢对手接近20分,直接锁定八强名额。
从沙特到约旦,球队展现出了不错的竞争力,但赢球背后,球员们的表现却有好有坏。
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这支新老交替的中国队,到底哪些人打出了身价,哪些人还需要加把劲儿。
先说几个惊喜:这几位真是扛起了大梁
胡金秋的表现,完全就是国家队大腿级别的存在。
三场比赛下来,他的命中率稳定得吓人,尤其是首战沙特,10投9中砍下20分,效率高得离谱。
后面两场,对手稍微上点强度,他照样能稳稳贡献两双数据。
大秋的篮下脚步、中距离投篮甚至篮板拼抢,都让人看到了中国男篮内线的希望。
说实话,看他在场上打球就一个感觉——放心。
赵睿依旧是中国队外线最稳的那个点。
打沙特那场,要不是他在关键时刻连拿关键分,说不定比赛还真不好说。
虽然面对印度这样的弱旅他没怎么发力,但一旦到了硬仗,赵睿的突破、传球和防守依然是球队最可靠的武器。
29岁,正值巅峰,他的存在,让中国队的后场不至于崩盘。
王俊杰这个名字,可能很多球迷之前不太熟悉,但这次亚洲杯之后,估计没人会忽略他了。
20岁的小将,第一次进国家队,场场首发,投篮稳定得不像个新人。
尤其是打印度那场,5次出手全部命中,完全没有新人的紧张感。
这小伙子打球有股狠劲儿,敢打敢拼,未来要是能继续提升对抗和防守,说不定真能扛起中国男篮锋线的大旗。
程帅澎的表现,绝对是替补席上最大的亮点。
作为第六人,他一上场就能提供火力,尤其是打约旦那场,直接轰下20分,成了比赛最佳球员。
这种得分爆发力,恰恰是中国队替补席上最缺的。
如果他能保持这种状态,后面的淘汰赛,他的角色会更加重要。
这几位有点让人揪心:状态起伏,还得再调整
余嘉豪作为替补中锋,表现就像过山车。
打沙特时还能贡献15分,结果后面两场面对稍微强硬点的防守,得分直接掉到个位数。
最让人纳闷的是,一个身高2米21的大个子,篮板保护居然不稳,好几次被对手小个子从头顶摘板,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。
年轻是资本,但想要在国家队站稳脚跟,他的内线终结和篮板卡位还得加练。
胡明轩的能力毋庸置疑,但他的状态波动有点大。
首战沙特居然一分未得,后面两场虽然找回手感,但明显能看出他的身体还没到最佳状态。
热身赛时就传出的膝盖和肩膀问题,似乎还在影响他。
淘汰赛强度更大,他要是不能百分百健康,中国队的后场进攻可能会受影响。
赵嘉义的发挥也是时好时坏。
打印度时砍下17分,结果另外两场加起来才得4分,这种不稳定性在高端局会很致命。
防守端他还容易陷入犯规麻烦,经常因为不必要的动作打乱球队节奏。
26岁按理说正是当打之年,但如果不能提升稳定性,他在国家队的未来可能会比较尴尬。
这两位真的有点让人失望:国家队级别的比赛,他们还没准备好
廖三宁的问题,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提起了——作为控卫,他太粘球了。
三场比赛下来,除了打印度那场手感还行,其他时候进攻端几乎隐形,15次出手才进6个,这效率放在国际赛场完全不够看。
更糟的是,他的传球视野一般,经常错过队友的空位机会。
如果控卫不能盘活全队,那他在场上的价值就大打折扣。
雷蒙的入选本来就让不少球迷意外,而他的表现更是印证了这种质疑。
30岁的老将,防守脚步明显跟不上对手,进攻端4投1中,几乎没什么贡献。
在CBA还能靠经验混个防守悍将的名头,但到了国际赛场,他的短板暴露无遗。
国家队需要的是即战力,如果年龄大了还无法提供稳定输出,那他的位置真的岌岌可危。
展望淘汰赛: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
小组赛三连胜,固然值得高兴,但咱们也得清醒——沙特、印度、约旦都不是亚洲顶尖球队。
真正的硬仗,从八强才开始。
韩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这些老对手,可不会给我们太多犯错的空间。
胡金秋和赵睿的核心作用毋庸置疑,但其他球员必须站出来分担压力。
王俊杰和程帅澎的崛起让人欣喜,但如果余嘉豪、胡明轩这些主力轮换不能调整好状态,中国队的深度还是会吃亏。
至于廖三宁和雷蒙,如果教练组还坚持用他们,那真的得好好想想怎么扬长避短了。
球迷们的心情其实很复杂——既为年轻球员的成长开心,又为某些环节的薄弱担忧。
但这就是竞技体育,没有人能一直赢,关键是从比赛中吸取经验,一步步变得更强。
接下来的淘汰赛,才是检验这支中国队成色的真正舞台。
咱们拭目以待吧!
垒富配资-网上炒股开户-配资门户官方平台网站-股票去哪里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